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中年人的自我投资反思

唐书房
2024-09-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非主流念头 Author AG

翻开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的扉页,印刷着老唐的手迹“财富是思考的副产品”。

不由想起了四月上海封控时看过的另一本好书,重阳投资舒泰峰的《财富是认知的变现》。

都是讲述了从格雷厄姆到费雪再到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最后到以老唐杨天南为代表的中国价投流派对投资的深度思考。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70后和老唐差不多的年纪,国内顶尖财经大学投资专业毕业,因为这个专业缘故,93年就开了股票账户,并在五角场的万国证券(那时申银万国还没合并)拿着家里给的5000元开始了早期的投机生涯。

说是投机生涯,那时盛行技术分析,为了掌握股票投资百战必胜的金钥匙,在大学里翻烂了台湾人写的《技术分析精解》。

穷学生买不起电脑和乾龙软件,就从外边买了毫米格,自己画大盘和关注的个股K线,然后按照公式算各类技术指标,反复分析金叉死叉和统计有效性。

败多胜少的结果巴菲特和老唐都在他们的书里解释了,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多在后视镜往回看时才能验证。

巴菲特幸运的是早早在图书馆读到了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从此悟道。而我的投资旅途注定充满了坎坷。

因为技术分析的败多胜少和周围有人利用内幕消息赚得盆满钵满,我仓促定性了中国股市不适合投资是个内幕制胜的市场。

加之那时羡慕90年代末第一次.com泡沫中学长在大洋彼岸上百万美元期权的身价,便认定只有进入彼岸高科技公司才是人生飞跃的捷径。

2000年时,国内的银行先知同事已经有了朦胧投资房产的意识,开始一套两套三套的囤房出租,而我决意摆脱平凡的人生轨迹,靠着新东方群贤的各种教材,抱着背下一个单词将来能挣两块美金的必胜信念,终于拿到了美国某二流商学院的MBA全奖,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转折。

这个决策的机会成本是放弃了像银行的同事们那样在魔都囤积房产的可能,从老唐的书中学来的价值投资的角度也可以做如下的总结:

1、他们的财务自由来源于他们长期供职于一个能赚钱的好行业,赶上了中国发展的好时代,是长期主义的胜利。

本质上和茅台上市后长期持有享受复利没有区别。供职于魔都的银行业而不是那时的纺织业,则是选对个股的体现,否则这个长期主义将是另一个悲催的结果。

2、正如巴菲特所讲,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我后来的美国教育和职业生涯成为了我至今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个就不具体展开了。

回到股票投资,我差不多到05年开始在美股重拾我的投资生涯。

当时我MBA毕业几年,期间所有财务投资相关课程都是A,又新拿了CFA证书,自以为投资功力大涨,已非当年吕下阿蒙。

股票投资路数也开始走技术分析加基本面分析双管齐下的路数,对α和β,资产组合理论学的通熟。

在初始小有斩获后,我开始觉得变富太慢。因为我十几万美金的本金又太小,于是决定使用期权这种武器实现快速发财。

后面的故事总结巴菲特和老唐都一次次说过了:远离杠杆。我买的是一支股价疯涨严重偏离基本面的股票的Put(看跌期权),三个月后到期。

巴菲特讲过,我很多次看到价格严重偏离价值的股票,却没有做空,因为我不知道疯狂什么时候结束。

可惜我当时的自大让我晚了足足十几年才读到巴菲特的话。很快,疯狂的股价并没有如我分析那般大幅回落,而是继续高歌猛进,大涨小回,三个月后我的期权到期,价值归零。

我用了足足一年的薪水的验证了几个教训:1、远离杠杆 2、不要做空 3、人类的疯狂无法预测。

06年的惨痛教训后,我把自己定性为不适合炒股,基本远离了股市。虽然因祸得福,躲过了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的大熊市,却也没有再敢在09年以后的修复期在股市上下注,于是完美错过09年开始的超长周期大牛市。

老唐讲财富是思考的副产品,我在09年时对股市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我的错过根本不冤。

当然人生有失就有得,虽然错过了美股大牛市,可能我更聚焦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从10年海归国内的金融业(固定收益方向)后事业发展一帆风顺,财富上也开始小有积蓄。

房产限购后,股票投资慢慢回归了视野。由于早期的教训过于惨痛,便开始反思失败的原因。

于是开始买一本本投资相关的热销书(因为不知道哪本好,就买畅销榜上前十),终于我也迎来了开悟之作《穷查理宝典》。

然后我开始翻看一本本有着巴菲特名字的各种书籍,我感觉我知道错在哪了,原来买股票是买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和我从事的固定收益产品分析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此时还有这些价值投资理论只适用于美股,A股就是一个没有投资价值的投机市场的概念。

然后另一本畅销书走进了我的视野,老唐的《巴芒演义》,我心中关于投资的窗户纸终于被彻底撕开。

从此我开始阅读老唐的巴芒、价投、手财“道、术、器”三部曲,关注唐书房公众号,阅读老唐的每一篇文章和下边的每一条评论。

闻道虽晚,失去了过去十几年长坡厚雪的机会,但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未来还是有几十年可以去滚雪球。回到老唐的新书,结合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教训,谈谈感受吧:

1、 能力圈是核心,你只能赚到你理解范围内的钱,其他的即使能靠运气赚来,也会靠运气亏掉。

接触价值投资后,按图索骥,低PE,低负债和过去连续增长的水泥股自然成了重点目标。

但对水泥业务高维持性资本开支、上游受制煤炭能源下游受制于房地产的本质理解不透,很快交了学费。

直到看了老唐对海螺水泥的分析后,才豁然开朗。同样对陕煤,由于对定价机制理解的不通透,认为今年发改委几个关于长协价量的要求给陕煤利润做了天花板,于是在小小的自负下减仓三分之二。所以亏的钱和没赚到的钱本质还是因为不在能力圈内,不冤。

2、 能力圈大概包含了对商业模式和经营情况的理解和对财务现金流的了解,个人感觉前者要比后者更重要一些。

财务现金流等等终究是商业模式和经营综合情况的最终财务体现,前者变化了,后者自然可能巨变,所以唯财务分析论不可取,事实上众人推崇的段神也是别人给他讲报表,他自己更多分析判断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估值合理性。

当然,老唐的会计功力从我金融从业人员眼里也可以用臻于化境来形容。

3、 老唐的新书读下来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永续投资的理念。

我之前一直认为投资是阶段性的,完成了资金增值到某个目标比如可以买大房子了就应该从股市部分或全部撤出。

这种想法归根到底还是对现金确定性的偏好和对股价波动的不确定性的恐惧。

但是这次看到老唐对于股市投资长期表现天然优于其他投资选项的分析后,终于理解了长期持股和永续投资才是正道。

有了永续投资的理念,那么在买点和卖点范围内的股价波动才能做到波澜不惊,因为所有估值卖点以下的换取现金都存在持币后被通胀贬值的风险。

好的股票的天然资产增值趋势决定了长期持股优于长期持币。理解了永续投资,才能真正做到长期投资。

4、 选长跑健将而不是短跑明星。股票中的长跑健将的特点是宽阔的护城河维护了城堡的长期稳固,产品长期被需要而不易被替换。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一个水乡小镇。改开几十年来也冒出了不少明星企业,比如80年代末镇上曾经一鞋难求的运动鞋厂。

虽然短期形成爆点而盈利突增,但很快狭窄的护城河被各方资本踏平,不几年就销声匿迹了。

几十年下来,硕果仅存的还是那家百年黄酒厂,原因其实和茅台差不多。所以对老唐A股最大的Bug就是茅台深以为然,投资茅台唯一需要的是确定合理的估值和耐心等待合适的买点。

茅台这样的长跑健将虽然大部分时候股价偏高于合理估值,但其长期确定性是对偏高估值的合理的对冲。

5、 当然再好的企业也要预留安全边际,要在合理估值以下买入。我一度沉醉于好的企业永远是贵的说法,认为这就是费雪和芒格正宗,于是在市场狂热的环境下购入了一些中概股。

后来不少遭到腰斩甚至膝盖斩,除了中概的大环境外,没有坚持合理估值下买入是重要原因。

市场狂热下任何人都有可能被贪婪所打动,这时心中有个估值锚和安全边际的理念是能救命的。

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好企业在50多倍买入,一样要浪费十几年。如果再加上把烂番茄看成金苹果,还将遭遇财富毁灭。

6、 走正道,虽然慢点,路越走越宽。这个巴老和老唐多次说过。

我身边有同龄人有的前些年搞了P2P,有的靠内幕消息走了捷径,完成了财富积累甚至成为巨富。但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大部分终究落了个身败名裂,财富不过是过手烟云。

老唐走正道慢慢变富的投资哲学虽然可能慢点,但是确定性强,富得安心,才是我们凡人的康庄大道。

对于我一个即将奔五的中年人,本来已经过了追星的年龄,但是这两年来深深被老唐的投资水平、理念和内理性逻辑外乐天风趣不装逼的处世风格所折服。

为了加入老唐的小圈子,成为中国老唐-多德部落的一员,草拟本文,希能入老唐和评审小组的法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